甘肃:让千年简牍焕发时代光彩

新华社兰州12月19日电(记者何问)为进一步挖掘和弘扬传统历史文化,近年来甘肃省加强简牍保护研究和展示利用。

在纸张面世之前,中国人利用竹简与木牍作为书写载体,这两种材料合称为“简牍”。

甘肃简牍博物馆目前集中保存了4万多枚从秦汉到西晋时期的简牍和1万余件相伴出土的文物。”甘肃简牍博物馆整理研究部主任肖从礼介绍,近年来该馆将简牍整理释读与数字化手段相结合,加强文物保护研究。

肖从礼说,截至目前,该馆已基本完成馆藏简牍文物中1679件国家一级文物的高清影像采集工作。此外,除了《悬泉汉简》正在陆续推出分卷外,其他历次出土收藏于甘肃简牍博物馆的简牍已全部整理出版并公布。

此外,今年甘肃简牍博物馆采取多种形式向社会公众弘扬简牍文化、展示简牍价值。比如开展“简”述中国系列活动,举办“读简班”、学术会议、遗址考察、学术讲座等。

甘肃简牍博物馆馆长朱建军表示,简牍涉及历史学、考古学、古文字学等多种学科,涵盖古人衣食住行方方面面,背后深藏丝绸之路上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的渊源,解读和推广历史信息,更有利于加深世界对中国的理解。

甘肃省处在古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,自1907年以来,共有8万多枚简牍出土。其中又以汉简为最,总量达7万多枚,占全国出土汉简总数的80%以上。甘肃简牍既是我国中古时期的百科全书,也是古丝绸之路开拓兴盛的实物佐证,具有极高的历史、科学和艺术价值。

责任编辑: 刘阳

以上信息根据互联网公开信息整合而成,可能存在一定的滞后或偏差的情况,如您认为该信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您可以将完整、合法的书权利证明发送至42788799@qq.com
爱阿人工智能3 » 甘肃:让千年简牍焕发时代光彩

常见问题FAQ

人物数据来源?
以上信息根据互联网公开信息整合而成,可能存在一定的滞后或偏差的情况。
如何将我的个人信息上传到甘肃人物平台
您可以将完整、合法的书权利证明发送至42788799@qq.com
文中介绍的图片或者文字有误,想更新
您可以将完整、合法的书权利证明发送至42788799@qq.com
甘肃人物
一个收集近10年甘肃优秀人物的平台
  • 49会员总数(位)
  • 1427资源总数(个)
  • 0本周发布(个)
  • 0 今日发布(个)
  • 1281稳定运行(天)

提供甘肃人资源集合

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